一、 已进行的工作
(一) 学生培养方案
1. 科研方案
在科研方面,实验室主要以开放式的方式进行科研活动。这主要可以体现在实验室的人员配置上:在实验室中,本校固定的研究人员占三分之二,校外客座的研究人员占三分之一。客座科研人员承担实验室发布的开放式课题研究,在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实验室与被聘用者协商决定。实验室对客座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冠名权。学生通过主动提出申请,可以加入到这些科研工作中,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学习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同时,为使学生在学业、学术上进行大胆的自主创新活动,实验室也鼓励校内外的学生来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申请,在有关专家小组对项目评审后,对合格的项目,予以人力、物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资助,从而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独立科研能力。
另外,实验室也重视与企业和社会的横向项目的合作。这类科研合作主要是面向实际应用的。通过这些面向实际应用的横向合作,学生可以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从成功的项目中,进行抽象概括,由特殊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对以后的科研工作进行普遍性地指导。
2. 培养特色
3. 交叉学科培养
复旦大学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唯一的一所金融领域的文理交叉实验室,主要用于校内外研究生的金融教学实验和自主金融创新研究,为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服务。它整合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等院系的金融研究队伍,科研与教学力量居国内前列,研究范围涵盖了国际金融,数学金融,金融市场,货币银行,金融工程,保险等领域。在这样的研究平台上,可以对研究生进行交叉学科的培养:来自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在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可以共同承担一个科研创新项目,在项目的科研中,可能会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这就可以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或者学生个人主动学习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交叉学科培养的目的,使得实验室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很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出色的完成各种任务。
(二) 学生项目情况
实验室发起本次金融创新项目的资助,旨在为广大有志于金融创新研究的同学提供一个创新和应用的平台,目的是激发同学们进行金融创新的热情和潜质,创新可以是理论的研究,可以是理论和应用的结合,也可以是产品化的。
本次金融创新项目收到申请项目的有效申请率为92.8%,中标率为71.4%,产品化项目比率为40%。所有资助项目都经过了专家组的审核。为了让创新的思想都能得到尝试的机会,把名额扩大了一倍,达到十名。
本次答辩专家组:
主 持 人 : 张金清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导
专家组员 : 刘红忠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导
薛向阳 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博导
尚汉冀 复旦大学保险精算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廖文武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教授
陈建 中国银联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黄勇 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
王玮 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从答辩专家组成员可以看出,实验室发起的这次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受到校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老师和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经过周密而规范的评审和答辩,终于揭晓出最后胜出项目:
姓名 |
年级 |
导师 |
项目名称 |
陈伟浩 |
03硕士 |
姜波克 |
金融安全数据库 |
张昉 |
02硕士 |
刘红忠 |
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及资产变现能力研究 |
郦彬 |
02博士 |
刘红忠 |
中国股票市场买卖价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程晨 |
02硕士 |
王玮 |
国债期货到期交割制度的选择与设计 |
郭建奎 |
03硕士 |
朱扬勇 张陆洋 |
一个防范信用卡欺诈的解决方案框架 |
印轶明 梁云萍 |
02硕士 03硕士 |
干杏娣 丁纯 |
中国指数类金融衍生产品之设计模拟 |
孙碧波 |
02博士 |
谢识予 |
金融市场嘈声的进化分析 |
刘汉华 |
03硕士 |
胡庆康 |
中国银行卡:支付工具选择与产业竞争 |
曹维 |
03博士 |
姜波克 |
投资者情绪与行为研究 |
朱远 |
02硕士 |
俞樵 |
股票指数期货与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
目前,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顺利,各项目组负责人已经提交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其中个别项目进展迅速,经有关专家的初步鉴定,具有十分良好的理论性及应用前景,比如陈伟浩同学的“金融安全数据库”项目。
(三) 科研成果
目前,实验室承担了来自于国家各种科研基金资助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等20多项科研和合作项目,独立或者以合作的方式开发了如下评估和管理系统:全国技术产权交易系统、国家重大工程投融资体系创新机制和评价方法研究、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系统、基于风险偏好度量的最优投资决策模型、商业银行现金头寸管理系统、期限结构管理系统、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管理系统、资产质量等级评估管理系统、贷款定价系统、利率风险管理系统。其中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系统已经在交通银行投入使用,银行现金头寸管理系统与期限结构管理系统已经在上海银行投入使用,效果都很好,而且,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系统在全国社保基金托管银行投标中,得分第一名。另外几个管理系统也都通过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和检验,目前也正在寻求合作和进行市场推广。下面对已经开发和正在进行的评估和管理系统做简单介绍:
1. 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
本产品为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 现金头寸管理系统
本模块能够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科学地预测未来实物现金需求,从而使用户能用较少的现金准备保证日常经营中的现金支付,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对各部门(或营业点)占用现金头寸的成本进行考核。“现金头寸管理系统”适用于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开放式基金公司等用来辅助管理日常的现金流动问题。
(2) 期限结构管理系统
本模块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供给及流动性缺口。此外,可以帮助银行进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分析并提供资产期限――负债结构优化的解决方案,以加强资金的流动性管理,保持现金流量平衡,防范和管理流动性风险。
2. 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管理系统
通过对企业的定性和定量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来评估信用等级。评估结果可用于商业银行的客户管理、贷款定价、资产质量分类、企业债券定价以及企业间信用业务交往等,可以帮助银行管理信用风险。
评估内容分为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企业的定性信息包括企业类型、领导人素质、管理水平、经营范围、品牌、质量认证情况、发展前景、历史信用记录以及工商、税务、海关、司法等部门的记录等。定量信息是企业历年的财务数据,以及以此为基础给出的一些指标,如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和成长能力等。
评估系统基于企业的定性和定量信息通过合理的数学模型来计算企业的预期违约频率,并以此为依据划分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模型的特点在于:定性和定量信息相结合;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历史信用事件记录;特别考虑了企业定量指标的趋势和稳定性;直接建立了信用等级与预期违约频率之间的关系;符合新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内部评级的要求。
3. 资产质量等级评估管理系统
本系统可以辅助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对贷款的质量做出精确的定量评估,以揭示贷款的违约风险等级(五级分类和按要求分类)和市场价值。有助于银行的信贷管理部门加强对贷款的监督和管理,做到质量评估的科学化和自动化,以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
本系统综合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还款记录、担保状况以及法律责任等因素,应用数学模型分析出信贷资产项目的违约强度,并给出该资产的质量等级。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对资产进行五级分类,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10级分类和连续分类。
本系统可以辅助银行的信贷管理部门达到以下目标:评估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和质量等级;计算信贷资产的市场价值(实际价值);发现问题贷款并自动寻找贷款的发放及管理环节中的问题;精确计算贷款损失准备金。
4. 贷款定价系统
贷款定价系建立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单笔贷款的风险等级评估与利率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具体的贷款申请,贷款定价系统可以结合企业信用等级、单笔贷款的风险等级、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以及贷款的方式、额度与期限快速给出贷款的参考利率水平。
5. 利率风险管理系统
用来计算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持续期缺口、经济价值的VaR、以及利率风险的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
6. 综合风险管理系统
7. 金融安全指标体系
这是实验室发起本次金融创新项目中的一个项目,项目的负责人是陈伟浩同学。该项目经有关专家的初步鉴定,具有十分良好的理论性及应用前景。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概念框架与文献综述,同时也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相关的金融数据信息,开发了“金融安全数据库”网站,目前该网站的整体框架基本确立,但具体内容还有待完善。
该项目的综述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提出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的概念层次,并根据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归纳出金融稳定三大支柱作为基本的框架。第二部分对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已经国内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金融安全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比较,提出以IMF金融稳健指标(FSIs)作为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的核心,辅以宏观审慎指标、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监管能力三驾马车构建我国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的设想。报告的第三部分对金融稳健指标(FSIs)作了简要介绍。
(四) 指导教师与指导领域
1. 姜波克教授,负责国际金融货币政策领域的项目指导。
1. 刘红忠教授
金融市场与投资
教学:在复旦大学,讲授国际投资、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国际金融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国际金融专题等研究生课程;在日本国际大学国际管理学院,为MBA学生讲授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等课程。
专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等。
教材:金融市场学;新编国际投资;金融市场学等。
译著: 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高级国际金融学等。
论文:欧元稳定性的理论探讨,《国际金融研究》,2000.10;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架构的新趋势,《中国外汇管理》,2001.3等多篇;
荣誉与奖励: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上海市曙光学者,199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2001—2003年等多项荣誉与奖励。
教育背景:
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9年至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参加由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和美中经济学交流委员会主办的为期一年的经济学培训;
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6年至1997年,获中英政府友好奖学金(SBFSS)资助,在英国牛津大学圣٠安东尼学院(St. Antony’s College),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
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开设的主要课程:
1. 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证分析,博士生课程
2. 宏观金融博弈分析,博士生、硕士生课程
3. 货币银行学,硕士生、本科生课程
4. 中央银行学,本科生课程
5.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6. 金融期货与期权,本科生课程
7.战略资产配置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
主编著作、专著:《金融学》主编;《中央银行概论》主编;《当代金融危机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等多部著作、专著。
论文: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博弈分析 , 《中国金融学》, 2003.9;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 《国际金融研究》, 2003.3;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研究 (合作),《国际金融》(日本) 2000.2.1;Temptation and Compulsion, Demonstration and Learning – A Game Analysis on the Norm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 ‘ s Financial Market ,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Oct.22, 2002等几十篇中、英文论文。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001-2004;我国现代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2002-2003 ;我国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4-2006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
荣誉与奖励:1996年度申银万国证券优秀教育工作者奖;1997 年度宝钢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宏观金融博弈分析,2000年获1998-199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等十多项荣誉与奖励。
教育背景::
1979.9-1983.7 四川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
1985.4-6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与区域规划进修班》结业
1988.9-1989.1 四川大学语言培训中心涉外英语高级班结业
1989. 12-1990.6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国学人培训计划 – 中国经济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结业
1991.9-1994.7 四川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2. 张金清教授
男,1965年11月生,现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金融工程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金融风险管理
讲授的课程:
为本科生讲授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数学、金融市场学、统计学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过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数理金融,数理经济学等课程。
学术成果与奖励:
在对现代选择理论与决策理论、现代金融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即个体偏好的完全性、传递性假设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完全偏好的概念;然后,系统地给出并论证了一套不完全偏好意义下(即不再依赖于效用函数)的数学模型和工具;借助于新的数学工具 , 研究了不完全偏好下无限经济的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基于该理论之上的资产均衡定价,金融风险的辨识、测度与控制,风险偏好的度量方法与实证分析等等。目前,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为SCI检索的论文5篇,为EI检索的论文4篇;撰写专著和教材数部;参加和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1项;获省部级学术奖励4项;2001年,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后又被选拔为第五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
教育背景:
分别于1987年7月、1990年7月、2000年6月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雍炯敏 汤善健 数学金融模型分析
余樵 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工具的效率研究
6.金融计算
金融信息处理与软件 曹丽娟副教授
3. 陈学彬教授
男,1953生,四川自贡人,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经济对策论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金融博弈分析
4. 熊继洲教授
研究方向:银行管理与金融制度创新
科研成果:
在《金融研究》、《财政研究》、《金融时报》(理论版)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民营银行:台湾的实践与大陆的探索》及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新编》等数部。
所授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本科)、金融制度专题研究(研究生)。
教育背景:
1984.7 获宁夏大学学士学位
1997.3 获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3.6 获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二、 未来工作设想
实验室主要是创建一个开放、流动、合作与竞争的学术研究平台,积极争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以各种方式来实验室开展研究,鼓励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各学科在金融学领域深入研究的整体合力。通过实验室提供的各种硬、软件资源及各类金融数据信息,为专家学者、学生及相关的政府机构和金融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其他院校)的模拟教学和科学实验服务;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金融学研究提供金融数据处理服务;为政府机构的宏观决策提供以数据支撑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各类金融企业的微观金融交易提供咨询服务等。
通过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复旦大学的综合优势,将复旦大学金融学研究方法从定性为主转向突出定量特征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学的量化、交叉化和微观化趋势,使复旦大学金融学在研究方法、手段、成果上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创造一个崭新的局面并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更好地为上海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更好地为有关国家决策部门提供以量化和信息处理为基础的宏观决策咨询服务,更好地为全国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服务,使实验室成为上海金融中心和信息处理和服务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的目标包括短期与中远期目标。短期目标是成为上海市或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远期目标是成为全国人文和社科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
三、 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室目前尚处于初建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下面从几方面说明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 场地问题
目前,实验室暂用了研究生院的两间房间作为办公及实验室场地,合起来不足100平米。场地不足问题限制了今后实验室的发展,因为它不能提供充裕的科研场所,同时对实验室今后的科研地位也极不相称。为了今后的科研需要及符合实验室的相应地位,希望实验室可以得到充裕的办公及实验室用地。实验室预算的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300平方米,实验室1700平方米。
(二) 人员问题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科研学术力量,实验室需要引进高级人才,其中院士一至二名,有突出成果的教授6至8名。通过这些人才的引进,不但科研提高实验室的科研学术力量,同时可以通过这些人才的实力来扩大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三) 资金问题
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实验室资金用途
资金用途 |
金额 |
|
实验室场地建设 |
装修200万 |
1200万元 |
建设1000万 |
||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00万元 |
|
人才引进 |
600万元 |
|
开放式研究(明年5至10各开放课题) |
100万元 |
|
重点攻关项目(3至4个项目,每个50万) |
200万元 |
|
国际、国内会议(每年国际一次、国内两次) |
60万元 |
|
总计 |
2660万元 |
对于资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筹措:
筹措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
金额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1000万元 |
学校配套985第二期 |
800万元 |
教育部研究生培养开放实验室专项资金 |
500万元 |
211第二期 |
350万元 |
实验室自筹 |
400万元 |
总计 |
3050万元 |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投诉邮箱labbuild@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bbuild.cn/3720.html